孝公生二十一年矣。是時河、山以東強國六,淮、泗之間小國十余[2]。楚、魏與秦接界。魏筑長城,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; 楚自漢中,南有巴、黔中[3]。皆以夷翟遇秦,擯斥之,不得與中國之會盟[4]。于是孝公發(fā)憤,布德修政,欲以強秦[5]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孝公生二十一年矣。是時河、山以東強國六,淮、泗之間小國十余[2]。楚、魏與秦接界。魏筑長城,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; 楚自漢中,南有巴、黔中[3]。皆以夷翟遇秦,擯斥之,不得與中國之會盟[4]。于是孝公發(fā)憤,布德修政,欲以強秦[5]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于是衛(wèi)公孫鞅聞是令下,乃西入秦[5]?!咀⑽摹縖1] 穆公:即秦穆公(?—前621年)。春秋時秦國國君。嬴姓,名任好。秦德公之子。前659年至前621年在位。在位時選拔賢能,任用蹇叔、百里奚、由余為謀臣擊敗晉國,俘晉惠公,滅梁、芮兩國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事魏相公叔痤,痤知其賢進[2]。會病,魏惠王往問之曰: “公叔病有如不可諱,將奈社稷何?”[3]公叔曰: “痤之中庶子衛(wèi)鞅,年雖少,有奇才,愿君舉國而聽之[4]?!蓖鹾偃籟5]。公叔曰: “君即不聽用鞅,必殺之,無令出境。”王許諾而去。公...[繼續(xù)閱讀]
衛(wèi)鞅言于秦孝公曰: “夫民不可與慮始,可與樂成。論至德者不和于俗,成大功者不謀于眾。是以圣人茍可以強國,不法其故[1]?!备数堅? “不然。緣法而治者,吏習(xí)而民安之[2]。”衛(wèi)鞅曰: “常人安于故俗,學(xué)者溺于所聞。以此兩者,居...[繼續(xù)閱讀]
民怪之,莫敢徙。復(fù)曰 “能徙者予五十金”。有一人徙之,輒予五十金[2]。乃下令?!咀⑽摹縖1] 募:廣泛征求。金:古代錢幣數(shù)量名稱。二十兩或一斤為一金。[2] 輒(zhé):總是、就?!咀g文】法令制定后,并未立即公布,公孫鞅擔(dān)心百姓不...[繼續(xù)閱讀]
于是太子犯法。衛(wèi)鞅曰: “法之不行,自上犯之?!碧?君嗣也,不可施刑,刑其傅公子虔,黥其師公孫賈[2]。明日,秦人皆趨令[3]。行之十年,秦國道不拾遺,山無盜賊,民勇于公戰(zhàn),怯于私斗,鄉(xiāng)邑大治[4]。秦民初言令不便者,有來言令便者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國保于民,民保于信。非信無以使民,非民無以守國。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,霸者不欺四鄰。善為國者不欺其民,善為家者不欺其親。不善者反之,欺其鄰國,欺其百姓,甚者欺其兄弟,欺其父子。上不信下,下不信上,上下離心,以至于敗。所...[繼續(xù)閱讀]
【注文】[1] 西山: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宜陽境內(nèi)熊耳山以西的地方?!咀g文】周顯王扁十一年(前358年),秦國在西山擊敗韓國的軍隊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【注文】[1] 杜平:古邑名。戰(zhàn)國時秦邑,在今陜西省澄城縣境內(nèi)。【譯文】周顯王扁十四年(前355年),秦孝公與魏惠王在杜平舉行會盟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【注文】[1] 元里:地名,在今陜西澄城縣南。少梁:古邑名。在今陜西韓城市西南。本西周梁國,春秋時滅于秦,稱少梁邑。后屬晉。戰(zhàn)國屬魏,又入秦。秦惠王時改名夏陽。【譯文】周顯王扁十五年(前354年),秦國在元里擊敗魏國的軍隊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