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屆亞運會原定於1950年在印度新德里舉行,後因印度國內原因推遲於1951年3月4日至10日召開。從此揭開了亞洲體育運動的新篇章。長期以來亞洲地區(qū)體育落後,為迅速改變這種狀況,印度田徑聯合會主席桑迪博士於1948年在倫敦舉行的...[繼續(xù)閱讀]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第一屆亞運會原定於1950年在印度新德里舉行,後因印度國內原因推遲於1951年3月4日至10日召開。從此揭開了亞洲體育運動的新篇章。長期以來亞洲地區(qū)體育落後,為迅速改變這種狀況,印度田徑聯合會主席桑迪博士於1948年在倫敦舉行的...[繼續(xù)閱讀]
第二屆亞運會1954年5月1日至9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。18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970名運動員(其中女98名)參加了8個項目的比賽,新增了射擊、拳擊和自由式摔跤3個項目,金牌共77枚。南朝鮮運動員劉仁高和菲律賓選手羅薩裏奧分別在最輕量級挺...[繼續(xù)閱讀]
第三屆亞運會由日本承辦。1958年5月24日至6月1日,整個亞運會賽期,風和日麗,“永遠向前”的標語隨處可見,東京一派空前盛況。本屆比賽新增排球、乒乓球、網球和曲棍球4個項目,20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1422名運動員(其中女121名)投入13個項...[繼續(xù)閱讀]
第四屆亞運會1962年8月24日至9月2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,17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1545名運動員(其中女203名),參加13個項目的比賽,新增了羽毛球比賽項目,金牌共120枚。印度尼西亞一改前幾屆主辦國只發(fā)行一套紀念郵票的傳統,開創(chuàng)了連續(xù)...[繼續(xù)閱讀]
第五屆亞運會1966年12月9日至20日在泰國曼谷舉行。18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1945名運動員(其中女376名)參加了14個項目共140枚金牌的角逐。泰國於1966年8月4日發(fā)行一套8枚紀念郵票,圖案爲:自行車、羽毛球、田徑、舉重、拳擊、游泳、籃球、足...[繼續(xù)閱讀]
第六屆亞運會原定在南朝鮮漢城舉行,後因安全保障問題,臨時決定改在泰國曼谷,會期為1970年12月9日至20日。本屆有19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1752名運動員(其中女259名)參加了13個項目的競爭,新增了帆船項目,共設金牌137枚。1970年9月1日發(fā)行的...[繼續(xù)閱讀]
第七屆亞運會1974年9月1日在伊朗德黑蘭的阿里亞梅爾體育中心的主體育場開幕。伊朗用了17個月的時間建成了這個中東最大的體育中心,並建造了有39座樓房的亞運村,爲承辦本屆亞運會作了充分準備。在伊朗等國的努力下,我國恢復了...[繼續(xù)閱讀]
第八屆亞運會原定在巴基斯坦舉行,後因政局原因臨時變更了主辦國,挪到泰國召開。1978年12月9日曼谷市中心的國家體育中心上空,21名運動員乘著降落傘自天而降,這時,1978隻鴿子騰空而起。體育中心萬分活躍。1978年逢泰國佛歷2521年...[繼續(xù)閱讀]
第九屆亞運會由印度承辦。印度是亞運會的主要發(fā)起國。亞運會聖火首先在新德里國家體育場上點燃,事隔30年印度再次承辦時,著實下了功夫,用18個月建成全部體育設施和有800棟印式小樓房的亞運村。全部工程幾乎都靠人工,尤其是靠...[繼續(xù)閱讀]
第十屆亞運會由南朝鮮接辦。1986年9月20日,第十屆亞運會在漢城的漢城體育場開幕,27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3345名運動員(其中女800名)在競技場上展開激烈的爭奪。比賽項目共25項,本屆新增競賽項目有:保齡球、柔道和跆拳道,共設金牌269枚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